2017年4月19日07:47:12,继续碎碎念。

这几天又开始肠胃不适,气机不畅,每每到了应急事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一,说明心理素质还是不够强大,没能够扛得住,稳得起。其二,说明事情和任务的艰巨性,超出了心里的承载范围。但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事情就是这么来了。故,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垮不了河山,毁不了日月,不就是半年检查嘛

但,还是要思考下,问题的症结,以及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因素一,考核方向的调整。

因素二,日常工作的偏差。

因素三,不控因素的困惑。

具体怎么理解?如何来破解?比如因素一,考核方向。以前我们工作是对于辖区发现的重点人群能管理的尽可能都管理起来的,即便是不规范也会纳入管理,毕竟所谓规范都有一个从不规范都规范的过程。居民对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的依从性也是有一个从不信任都信任的过程。没有一蹴而就的信任,何况在这个陌生人的社会里面。但现在考核方向逐渐调整,更加强调管理的规范性。反而,建档管理的重点人群越多,较之里面规范管理的人员相对比例越少,且考核时候是从所有建档的重点人群里面抽查。这样就倒逼尽可能都保证规范,反射到日常工作中就是无法确定是否可以规范管理以及明确不能规范管理的重点人群,我们就不再敢建档,建专案。长此以往,管理的的确确都规范了,但无形中缩窄了管理的范围,很多不能够达到规范要求的重点人群得不到应有的管理。

再比如因素二,日常工作的偏差。目前的信息系统智能化较差,很多数据的完善和录入需要人员逐一核对。比如,我们的老年人体检这一项。我们需要老年人体检之后将化验单全部打印出来,并填写纸质的体检表。然后对着纸质体检表将生化结果一个个的录入公卫系统,并将纸质上面的健康评价明细,总检意见等等注意录入。尤其是对于生化结果的录入,面对密密麻麻的数据,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录入错误。比如,居民的身高体重等较为稳定的数据,不能够在访视表、体检表等自动同步,每次录入都需要翻看之前的数据,然后才能再次填入。如何更好的避免数据因为人为录入而出错,最好的办法就是智能化自动导入相关结果。

对于不可控的因素三,往往体现在我们工作之后的考核上面。社区老年人在完成体检之后,电话考核比如问到身高是否测,身高多少。很多居民记不住身高测量的数据,但是牢牢记住了自己年轻时候的身高,但这个数据和我们实际测量的数据往往有误差,有的甚至超过10cm以上,这样数据在考核时候就会出问题。再比如,居民体检时候同步完成了中医体质辨识,我们还专门邀请中医医生给患者解释了体质辨识报告。但,居民就是记不住中医体质辨识这几个字,甚至连填写了体质辨识表也记不住。面对很多八九十岁的老年人,很多都已经记忆力下降,那么如何保证他们在完成这些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又能够牢牢记住这些我们的提供过的服务呢

响石潭

明天就是半年检查了,静静的等待。等待考核,更等待考核之后的工作方式和方向的调整。不管何时何地,我的这支团队都希望能够用心呵护好每一个社区居民,但面对众多的考核,我们有时候也很无奈,有时候也是不知所措。或许,这也就是我这个博客的主题之所在:

响石潭独立博客如实记录一名家庭医生的成长历程,承载医疗改革下一支家庭医生团队的演进变化。或许数年之后再回顾,会觉得一切索然同嚼蜡,但这就是真切而又略带悲壮的中国家庭医生发展史……某个特定的历史时刻,一群特定的怀揣着青春理想的60、70、80、90后堂吉诃德式无知无畏的蹒跚学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