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因为马上要考英语六级的缘故,自己主要是在家里看书。然而这确实是一个美丽的自我麻痹的借口,因为自己确实英语还是那样,似乎丝毫没有进步。这次的考试肯定又要洗白了。研究生的学习也已经过半了,自己最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状态,思考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没有一个坚定的方向,做起事儿来总觉得门路不对,觉得似乎少些什么。

自己着实在认真思索了,作为一名准医生,自己读研了,这是学习,那以后工作呢?你的方向又在哪里?自己是保送读的研究生,本科时候目标就很明确,我就是要做全科医学这一行,自己也深深的喜欢这一行。并且自己一直觉得研究生教育没有什么值得恭维的地方,也从来没有打算要考研究生。可是就是因为有了保送读研的资格,于是自己暂别了自己的全科梦想,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但是很明显,研究生的我和本科的时候比起来相差十万八千里啊。真的,这一点都不夸张的。

本科时候我的目标是做全科医生,所以我会在课余时间多看些全科专业的书籍,我会自己利用暑假时间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习,我会围绕这全科医学查资料些论文等等。可是读研之后呢?首先现在的这个专业自己当时并不是深思熟虑之后选择的,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加上考试,自己以及老师等等很多的因素,自己对这个专业似乎到现在还没有多大的兴趣。还有就是自己的中医在这里几乎要被消亡殆尽了。当然这主要是自己造成的。

觉得自己是如果有一个确定的目标的话,我就会义无反顾的前行的,我会尽力克服一切困难的,但是如果没有了目标,自己就会漂浮起来,浮游不定了。真的,就是这样的。这是我对自己这一年半的分析的结果。所以我要重拾我的目标,不管别人怎么认为怎么看,我就是要做会我自己,因为我是响石潭,我是老秦人。

因为一直在思索,所以自己也在寻在自己思想性格症结的出处,无意间发现了下面的这篇文章,是在百度百科里面找到的。其对陕西人的性格说的比较透彻,而且很多和自己相符合。突然觉得,自己虽然在成都,但是我骨子里面流淌的是老秦人的血,延续着老秦人的性格。


比较文学专家吴宓,曾将陕西“冷娃”这种群体性格概括为:生、冷、蹭、倔。陕西人给外地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不好接近,志趣相左、话不投机,永远让你觉得陌生,冷然如冰。

秦人注重修身养性,陶冶人格,冷静处世,善御感情,可以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荣辱不惊。在陕西,经常可以看到,有不少男人,特别是中老年长辈,不苟言笑,表情严肃,在下属和晚辈面前,脸拽的平平的,面冷得像挂上霜一样。甚至在老婆面前也改不了这一德行。在不少家庭,有个有趣的现象,男人对妻子儿女纵然有满腔的感情,但却不会形诸脸上,挂在嘴上。就是当儿子的,自小就十分敬畏父亲,甚至长大成人也是如此,以至父子之间在一起基本无话,可以说相对无言。陕西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宁给个好心,不给个好脸”,对子女更是如此。“生、冷”是一种内敛的生活态度。但若志趣相投,真正推心置腹,则风趣幽默、热情如火。

还有“蹭”和“倔”,也是合起来容易理解。所谓“蹭”,是土音,有火爆、凌厉的含意,当你见识到陕西人的“蹭”劲,其情景大概与火山爆发也相距不远了。陕西人一般遇事不太计较,受了一点委屈也还能承受。也有像秋菊打官司一样的人,一旦觉得欺人太甚,则甚至就会像“秋菊打官司”一样,层层往上告,非争个是非曲直不可,哪怕告个十年八年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