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下午和姥姥,戚主任一起去三医院学习了一下收膏的过程。之前通过书籍以及网络等途径对膏方的制作有了大致的了解,对收膏也有了一定的熟悉。三医院在收膏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是响石潭第一次亲眼见到什么叫做挂珠,什么叫做挂旗。不过对于最后收膏,和脉诊一样,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收膏是一种不断实践的过程,在于熬膏者的经验和感觉,不是三两句话就能道明的。

但对收膏的实地观看还是收益颇多,对膏方制作的神秘感少了许多,对膏方制作的费时费力倒是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为何在江浙那边膏方那么贵了,确实贵的有道理。一次膏方的制作,前前后后需要三天。

浸泡药材一天,熬制中药一天,炼蜜收膏一天。这期间尤其是收膏的几个小时里面,需要人工一直值守,防止溅出,防止熬糊,不断的查看是否能够挂珠,能否挂旗,多一分则出膏很硬,少一分则很软。这些直接影响到膏方口感和服用的环节非常的重要。另外,这边的中药师非常细心。在熬制膏方的每个环节都会贴上标签,注明是哪个患者的药物。

以下是学习过程中的图片记录:

响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