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尝试家庭医生制度多年,成都仍面临多项难题——

6月27日,刘伟刚从武汉参观学习回来。作为成都市医改办副主任,这次外出学习,主要是为“成都市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出台“做功课”。去年8月,成都被确定为国家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10个地区之一。

全科医生也称“家庭医生”。在试点方案出台之前,成都各区市县已陆续在家庭医生制度的建立上进行了多方尝试。截至目前,成都全市共组建2123支全科医生团队,已签约756208户家庭。

但刘伟发现,要让“家庭医生”制度真正发挥作用,成都还有不少坎要跨。

“缺人”成入户最大瓶颈

6月25日的一场大雨,让青羊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解兴菊的“下社区”计划泡了汤。被雨淋得湿透的她刚回到办公室就开始忧虑,“今天去不成,这周就没时间去了,门诊这边走不开。”

缺人,这是成都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抱怨”最多的问题。“我们曾三次中断‘家庭医生’的签约。”高新区辖区芳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程敏介绍,自从2011年开始在辖区内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中心相继与5000多户家庭、8000多居民签订了服务协议,相对于辖区近11万的居民总数来说,这仍是微不足道,但“扩张”已经无从下手,“我们现在8个全科医生团队的工作量已经饱和,如果要再增加签约数,很难实现。”

刘伟拿出一份数据:目前成都市取得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合格证的只有近3000人。如果按照全市常住人口1404万人、每600—800户家庭拥有一支家庭医生团队测算,全科医生缺口约为5000名,“服务队伍数量不足成为家庭医生服务发展的瓶颈。”

为什么“缺人”?“待遇和工作量不成正比,是很多人对从事全科医生这个岗位的最大顾虑。”程敏说,在目前医务人员收入分配实行绩效工资制、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全科医生开展家庭签约服务,实际增加了工作量,却没有新增经费来体现酬劳。“目前成都开展的家庭医生签约中,绝大部分是无偿服务。”“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着重考虑突破的地方:探索按服务人数收取签约服务费,建立起激励机制。”刘伟说。

观念改变还需政策引导

尽管已经负责商业街片区的“家庭医生”服务好几年,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陈锐仍然不敢“打包票”说自己是社区群众的第一选择,“他们生病了多数会打电话给我,咨询去哪里看比较对口。”

“家庭医生”制度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实现社区首诊制,建立分级医疗体制。“但目前看来,距这个目标还有比较远的距离。”刘伟说,“一生病就往大医院跑”的传统就医观念,制约了“家庭医生”签约的数量扩大和质量提升,“不少人,即便签了约,与医生之间的关系仍非常松散。”

他也明白居民不选择社区医疗机构的原因:不信任这里的医疗服务水平。

“我们建院的时候,每天的门诊病人只有几个;两年多的努力后,现在的门诊量能达到每天400多人。”程敏说,“家庭医生”的主动服务,让不少社区群众开始了解了社区医生。但这样取得信任的成效相对较慢,“政府应该从医保政策层面去引导市民选择社区医疗机构。”

这样的做法已有先例。此前,成都通过医保政策将慢性病等特殊门诊的报销权限下放到社区。如今,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的管理,已经成为家庭医生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慢性病本来就需要长期的跟踪管理,在社区治疗后也能享受同样的报销政策,很多人还是愿意来社区,毕竟去医院挂号很麻烦。”

程敏建议:“能不能在一些地方搞‘社区首诊’制试点,学习西方,居民生病必须先到社区医疗机构,如要去大医院就诊,必须获得其家庭医生的转诊确认,否则医保不予报销?”

对此,刘伟说目前正在研究,“如果要全面推行这项工作,必须完善很多措施,以确保社区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能够满足居民的一般就诊需求。”

四川日报记者 蒋君芳  2013年7月1日四川日报成德绵新闻(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