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送孩子上新东方数学课后,我信步来到成都市人民公园。这里承载了太多了近代史,不管是人民公园本身的历史,抑或是辛亥保路死事纪念碑,再或者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背后都有着一段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背景。这些历史,犹如时光穿梭,那你应接不暇,但细细品来,又是如此的让你痴迷,一幕幕似乎就在眼前。

今天先说一下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抗日战争爆发前,四川军阀混战二十多年。但国难当头,川军毅然停止内战,出川抗日。抗战时期,川军出川打仗贡献巨大,仅出征将士就高达350万,按当时人口计,每5-6个四川人中便有一人参军,以血肉之躯与装备精良的日军浴血奋战,伤亡64万,占出征人数的五分之一,几乎大小战役都有川军参战。

塑像

于是在1940年,由成都文化界和社会团体发起,并得到政府同意,委托四川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塑“无名英雄铜像”,当时聘请正在国立成都艺术专科学校执教的雕塑家刘开渠设计,修建无名英雄纪念碑,让烈士魂兮归来有所依傍,让捐躯将士们的子女有个祭奠的地方。据老人们讲,刘开渠在塑像初期曾找过台儿庄大战的张朗轩班长作模特:

一身国民革命军人的打扮,手握步枪,身背大刀,向前冲锋的样子。刘开渠从各个角度拍照一百多张,然后找木工仿照姿式搭架子,架子上缠白布,抹石膏,再对着模特反复修改,特别注重表情和细部特征,从形似达到神似,定型为石膏模子。再翻砂成型。无大型溶化炉,就用坩锅熔洞,连续浇铸,成型。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建成于1944年7月7日,抗战77纪念日,耸立于川军出发经过的东门城门洞空坝上。铜像高2米,连底座总高5米,铜像造型是一国民革命军装束,着短裤、绑腿、草鞋,手握步枪,胸前挂两颗手榴弹、身背大刀、斗笠、背包,俯身跨步,仰视前方作冲锋状。

消失

当年300万川军,穿一双草鞋,扛一支“老套筒”,带着川中父老的嘱托,坚定地走向抗日战场。“无名英雄”建立后,民间便流传着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最令人揪心的便是衣着单薄、又冷又饿的“无名英雄”寒夜吃汤圆的故事:

1944年冬,成都东城门内,卖夜宵的汤圆摊上悄然坐下一个衣衫褴褛的青年军人,一碗接一碗地吃汤圆,当摊主把第四碗汤圆端上来时,人不见了,没有人看到他是怎么来的,更没人看到他何时走。想起那似曾相识的面孔,那不就是城门桥头那个雕像吗?“那是在前方战死的娃儿呀!我们川娃子苦呀,他们想家了,想吃家里的汤圆了!”众人恍然大悟,“铜像显灵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流着泪,在“无名英雄”面前献上一碗碗汤圆……

1966年,作为成都标志物的无名英雄铜像消失在成都街头,以“国民党兵痞”之罪名被捣毁。据严丁回忆:无名英雄铜像与“破四旧”的收集的废铜一道,被废旧物资公司送到九眼桥电线厂“处理”。将铜像投入熔炼炉时,因炉口太小,不得不放在露天料场,先用大锤将铜像砸碎。

重塑

直到1982年,全国开始城市雕塑建设,恢复无名英雄铜像的呼声响亮。1985年,国家主席李先念从缅甸访问归国途经成都,在听取省市领导汇报中涉及雕塑建设问题时,指示说:“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川军抗日有功。”这样,为重建“无名英雄”铺平了道路。同年5月,年事已高的刘开渠将当年雕塑的图片捐出。

由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叶毓山、教授伍明万具体指导,成都本地雕塑家张绍蓁、王全文泥塑放大,帽徽、军装、形象全部遵照原作,恢复“无名英雄”原貌。1989年8月15日,复制的无名英雄铜像在万年场落成。万年场新华小区有街心广场,地处东门,地势开阔,东对新华大道,与川军东出抗日主题适宜。

魂归

随着城市化运动的扩张,后来二环路改造,2005年铜像面临再次搬迁。2006年5月21日,铜像被送至西三环外侧,暂时栖身于前省雕塑艺术院院长谭云的工作室外。2007年8月15日,川军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被移到人民公园东大门口。这里是1937年四川省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的旧址,仍然向着东,偏北,那是川军出川的方向。

搬迁前夜,得知消息的张朗轩不顾94岁高龄,坚持到现场观看安装。次日,揭幕仪式现场,他面对众多媒体镜头,举起手中的拐杖,摆出了当年那个姿势。“无名英雄”回到人民公园,以此昭示川军魂兮归来,永留故地。2008年12月24日,95岁的张朗轩在成都家中安详离世,在他之前,平均年龄仅27岁的263991名阵亡将士已长眠地下半个多世纪。

追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国难当头,川军请缨抗战。8月25日,刘湘发布《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川军各将领纷纷请缗抗战。当年9月5日在少城公园宣誓,整装出发。副总司令唐式遵朗诵了才写不久的一首诗以明其志: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带病出征的刘湘,抗敌前线吐血病发,1938年1月20日在汉口去世,死前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这一遗嘱,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前线川军中每天升旗,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为了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川军将士在抗战第一线与日寇浴血奋战,为挽救国家危亡做出了巨大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