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刚看到一篇文章说礼泉县的习俗,勾起了对儿时的回忆。问了下母亲,这些习俗基本都还在的,而且这几年还越来越隆重了。

(一)“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从大年三十起,家家摆设香案,悬挂老“影”(祖先遗像),祭祖先神灵。初一早,孩子们穿新衣,戴新帽,叩头拜年,并接受糖果和押岁钱。

是日,“水火不出门(意思是不借给别人任何东西)”。早上,吃臊子面、饺子,取合家吉祥、团圆不破之意。如果家里死了老人,连续三年,称初一或初二为“新灵”(也叫“新坟”)。这天,亲戚要前去烧纸吊唁。

初二至十三日,人们互访亲友,馈赠礼品,祝贺新年。路人往来穿梭,络绎不绝。城乡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叫过“小年”。十四、十五、十六日傍晚,孩子们打灯笼在村中嬉耍,俗称“花灯会”。家有新媳妇,连续三晚,在门上挂大红宫灯。

十五早上,全家吃饺子;晚上,给祖坟里送灯烧香。入夜,城乡彩灯高悬,辉煌如昼,有放焰火、耍龙灯的,有跑旱船、耍狮子的。随后,接连两三天,高跷、芯子、柳木腿、背故事、竹马等社火耍得热火朝天。80年代后,“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依然存在,且活动内容愈来愈丰富,有电影、录像投影、文艺演出等,其规模之大,装饰之别致,是过去无法比拟的。

二十三日为“游百病日”。(这个习俗响石潭不知道,不过母亲说是有的,只不过我一般这时候开学读书了,所以不在家,不知道而已)下午,人们在门首插上谷草,叫“散疳”(疳,中医叫积食,小孩患此病肚胀面黄)。大人给小孩衣裤上缝彩布、雄鸡,以避疳疫。

正月三十日晚,家家门前堆放柴草,点着后,大人、小孩在火上跳跃,说明年已过完,以火燎之,俗称“燎荒火”。

(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叫“龙抬头”。这天,家家都炒“豆豆”吃,叫“咬虫”。俗话说:“咬了虫,牙不疼”。(响石潭母亲说我们那边是吃凉粉

(三)“清明节”:人们多在清明前一天到新坟、第二天到老坟扫墓祭祖。新中国建立后,学校师生和职工干部常常携带花圈、花束,在这天祭扫烈士陵墓,寄托哀思。

(四)“端阳节”:农历五月五日为端阳节。这天,人们给小孩带“香包”;给颈部、手和脚腕部拴“花花绳”;给耳孔、鼻孔抹雄黄药,以避暑气。外婆、外公带上“粽子”、“油糕”等,给外甥家送“端午”。时值“三夏”大忙季节,因无时间,常推后送礼,故称“追节”。

(五)“七巧节”: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巧节。相传是牛郎织女渡鹊桥相会之日。过去,农村青年女子在村中设香案,敬献瓜果,把自养的“豌豆花”分节束上彩带(俗称“巧芽芽”)放在桌上。然后,围绕“巧芽芽”,口唱“乞巧歌”拍手跳舞,其意是要变个心灵手巧的姑娘,找个称心如意的郎君。此俗现已消失。

(六)“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相传这天月宫嫦娥下凡,观看人间生活。城乡人民大都在院中摆上月饼、瓜果等,边赏月边吃月饼,俗称“团圆节”。现又兴起女儿给娘家送月饼之风。

(七)“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相传这天为登高之日,也是舅家给外甥追节之时,俗称“九月九”。

(八)“十月一”:农历十月一相传是孟姜女给丈夫送寒衣之日。这天,儿女们都要为死去的祖先在坟里烧棉衣、棉被(纸制的)。

(九)“冬至”:据传为孔子生日。旧时以此为“教师节”,乡村小学放假,学生带上礼品看望教师。农村妇女去娘家到祖坟里“烧纸钱”。

(十)“腊八”:据传农历腊月初八为释迦牟尼成佛日。家家用豆子、小米、面条和各种蔬菜,并佐以豆腐、肉丁、调料等,做成“腊八饭”献佛,除自食外,还互相端送。

(十一)“祭灶”:传说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灶君”升天之日。为了让灶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家家供奉灶爷,陈设香案,献上灶糖、饦饦馍,由女主人拜祭,俗称“祭灶”,现无此俗。

(十二)“除夕”:农历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家家供祖先,贴对联,燃放鞭炮,除旧迎新。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谈论国事、家事,至深夜十二点鸣炮庆贺新年,有的甚至通宵达旦,谓之“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