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排几个小时的队挂号,医生却只用两三分钟看病,而且费用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用排队,看完病后医生会为病人“量身订做”康复计划,费用很低。60%-70%的人发烧感冒都往三甲医院跑,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问责、双向转诊,不用排队,有需要一样可以转诊到大医院,去的却都只占患者的30%左右。

五一小长假前几天,草堂卫生服务中心接收了一位老人,身体十分虚弱的他在女儿的陪伴下做了心电图检查。把心电图交给医生后,医院立马组织了会诊:必须马上转院,要尽快安装心脏起搏器,不然会有生命危险。老人的女儿一下子傻了:短时间内三甲医院能有床位吗?

五一节之后,做完心脏起搏器安装手术的老人已经在省医院等待术后的恢复,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到省医院,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而从住进省医院到做完手术,也只是短短的几天时间。老人的女儿说:“如果一开始就去省医院看病的话,恐怕现在还在等待中。”

响石潭排几个小时 看两三分钟

三甲医院“伤不起”病人依旧趋之若鹜

这几天,草堂卫生服务中心里的病人和往常一样多,虽然和三甲医院没得比,但比起5年前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草堂卫生服务中心的所在地原来是第五人民医院,因为经营困难,后来卖给了私人医院,但依旧没有走出绝境,最后由政府将其租回,办起了卫生服务中心,这才把这地方搞活了。

虽然青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来在健康保健和后续治疗方面做得很好,但60%-70%左右的病人在患病时仍然选择去三甲医院。

到三甲医院,挂号排队、检查排队、交钱排队、住院排队、做手术排队,很多病人在花费了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排队后,得到的却是不到三分钟的就诊时间。拿我市某个三甲医院打比方,该医院的日接诊量上万,平均每个医生每天要看至少100个病人,如果按照医生一天坐满满的8个小时来算,平均到每个病人身上的时间最多两分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同,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详细的恢复计划,有人开玩笑说:“到某三甲医院做骨科手术,三天就让你出院了,出院的时候还拄着拐杖。”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大量的后续治疗,也就是在三甲医院进行了手术或者治疗的病人,需要后续的治疗就可以转到社区医院。除了帮助患者恢复以外,中心还会从饮食、锻炼、作息时间等多个方面给予专业的康复意见。

患者“迷信”大医院

简单的小手术也要找专家做

刚从新华卫生服务中心调到草堂的罗红艳,是中心的新主任,在社区医院已经有了多年经验的,几年前,也和大多数患者一样,曾经“迷信”过大医院。

她儿子半岁时,因为拉肚子把孩子送到了某家三甲医院。“孩子毕竟太小了,想着还是去大医院稳当些。”排了2、3个小时的队,医生看了一眼,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开了几种药。小两口拿着药一看,学医的罗红艳傻了:“怎么能给半岁的小孩用抗生素?”心里有些打鼓的她还是把药带回了家。但儿子的病并没见好,于是她又回到了这家医院,“结果医生又换了一种抗生素,这种效果更强。”气急败坏的她最后还是把儿子带回了自己工作的社区医院,“花了12块钱吃了些中药,治好了。”

“其实三甲医院应该承担的是30%的大病、重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工作,但他们的医生现在大部分看的是伤风感冒头痛这类小病,造成了大量医疗资源和医生力量的浪费。”越多的人到三甲医院,三甲医院占用的社保资源就大,医院和政府的投入也就更大,不断扩张的大医院更让人们觉得生病了应该去三甲。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政策引导 习惯培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渐被接受

新华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医生陈锐在他的QQ空间里发表了这样一篇日志:《全科医生培训得更接地气》,这篇文章登上了4月35日的《健康报》社区卫生版面。他在这篇文章里阐述了这样的观点:现在的医疗培训大多以理论授课为主,建议把专家请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病案讨论等形式开展培训。

这个80后的小伙子是新华卫生服务中心重点培养的全科医生,对于很多患者患了小病就往大医院跑的做法,他显得很宽容,他说:“生病了大家都愿意往技术水平高的医院去,这是人之常情。”

其实卫生部早在2008年就已经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社区卫生工作管理制度(试用稿)》,规定:社区卫生机构实行首诊负责制和双向转诊制度。而新华卫生中心则实行的是首问负责制,“不仅仅是医生,患者进入我们新华,所问到第一个工作人员,包括导医、护士、医生等等。这个工作人员就需要负责患者在我们中心的全程就诊,并及时给予帮助。”

而在北京、上海一些大城市,政府已经出台政策,老百姓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就可以在首诊责任制下享受更为便宜的医保。这一政策的出台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有多年社区卫生工作经验的罗红艳认为,在双向转诊和首诊问责制已经比较成熟的成都,很需要这样的政策。

“大家对社区医院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一个是政策的引导,一个是习惯的形成。”在陈锐看来,政府需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人力,需要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编制,让更多的优秀全科医生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力,需要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硬件设施,增加检查化验等设备配套。这是保证优质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财力,则是社保的导向,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效果好,而且费用低。令人欣喜的是,“有很多年轻患者还是喜欢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让去大医院还不去。觉得社区一样能看好,还简单方便。”陈锐说,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对就医变得更理性,就觉得搞好社区卫生的担子更重了。(胡瘦影 报道)

注:响石潭此文转载自新青羊,2013年5月8日时政版,响石潭仅作为学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