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发布于2022-06-19 00:00:10 分类 学习 阅读 1341 评论 8 字数 1213 #生活状态 #五味百科
下午在文殊院周边转了转后,便进了文殊院。每次到文殊院都觉得很新鲜,能够汲取新的知识和能量。“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文殊院钟楼外的对联发人深省。滚滚红尘,多少人追名逐利、醉生梦死。到头来韶华白首,又得到了什么?有些东西只不过是虚无的,不要为了那道些东西迷失了自己。晨钟暮鼓,不单是提醒人反省,更重要的是,钟声鼓声当下就能打断人的思维,让人在俗世中中断一下,停顿一下,或可令身心顿入空明。
再往里走突然发现屋顶上有三个神兽,用铁链锁着,沿着屋顶往下,似乎是在牵引,不知是不是和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有关。文殊菩萨,手持慧剑,骑乘狮子,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这三个神兽是什么来历,看到知乎也有人在提问,但没有专业的回答。知乎提问:“这种把神瑞偶像放在房顶坡面中间的布置,在建筑上有何用途?在人文涵义方面,又深藏何种故事?”
像东部沿海如山东、江浙等地的建筑,似乎没见过这般装饰。好像北京、天津、重庆等地,也没见过。比如,北京故宫屋顶上神兽都是放置在屋脊的尖角处,压瓦用的,体量小,视觉比例和谐,更被赋予了很多人文涵义,吹起来很能呼喧玄乎。成都的瑞兽放在屋顶坡面上,体例相对较大,很惹眼球。那样地方似乎不禁压吧?再说,用铁链拴着瑞兽也不吉利吧?还是怕地震给震落下来?像青羊宫,房顶上就好像有吉神像、八仙什的群像,等等。在都江堰二王庙,我问过导游。导游的回答似是而非,说是成都的建筑都是佛道合一的,之后就没了详细,看来是不明所以。(来源:知乎)
再往里面走,看到仰风两个字。旁边的共住须知引起的我的注意,此为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百丈大智禅师”,就是唐朝的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720年-814年),圆寂后谥“大智怀海禅师”。怀海禅师师从马祖道一,是中国佛教史上的改革家。他设立了“百丈清规”,为禅宗制定了规章制度。怀海禅师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名言传世,自立禅院,制订清规,率众修持,实行僧团之农禅生活,让整个中国佛教一改印度出家人的托钵生活状态。
具体看看这二十条,很多内容不只是佛教所需要遵循,也是一般的普通人所需要谨记的: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接。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走出文殊院时候,外面贴门上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你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一切镜像皆是由心所生,烦恼由心造。所谓在意,便是一种执着心,一种分别心,一种是非心,戒之!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大道自然。弘一大师《放生诗》曰:
人在牢狱,终日愁欷,鸟在樊笼,终日悲啼,聆此哀音,凄入心脾,何如放舍,任彼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