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响石潭同时看到两则新闻,其一是到千龙网报道说2010年,中国将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 另外一个则是大洋新闻网所刊载的一篇题为:“治未病”也要靠科学,此文署名为方舟子。

  响石潭先把两篇文章全部附录预后,留底查看。对于方舟子的大论,委实不能苟同。先看第一则新闻,新华网福州5月10日电(记者 来建强)记者从10日在福州举行的“治未病”高峰论坛系列专题讲坛获悉,到2010年,中国将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介绍,“医治未病之病”是中国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核心,也是中医药预防保健的特色优势。新医改方案重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在医药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广中医药“治未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三大主要任务是:构建服务提供体系、完善服务技术(产品)体系、建立服务支持体系等。目标是:到2010年,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推动“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实现覆盖全部省份,试点单位的范围由中医医院逐步扩大到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专门机构等,推进服务提供网络建设。-

-----------------------------------------------------
  以下为第二则,署名为方舟子的大论。

  报载,今后一个时期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工作是加快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已在上海、浙江等地正式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据称“治未病”是中医的独特优势,在“治未病”中,中医的服务对象将由病人为主拓展为病人、亚健康人和健康人,服务范围由医疗为主拓展到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各领域。

  “治未病”一语出自《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是:“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圣人不治疗已发生的疾病,只治疗未发生的疾病,如果等疾病发作了再治疗就太晚了。只防不治,这可算是在治不好病时的一个很好的借口。现在的中医把“不治已病治未病”去头留尾,只剩了个“治未病”,不知还想不想“治已病”?如果还“治已病”,按《黄帝内经》的说法,层次太低了,算不上圣人的。

  现在的中医不说“不治已病”,把“治未病”解释成防重于治,这可算不上中医的独特优势。西方早有谚语:“预防胜于治疗。”(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cure.)、“一分预防相当于十分治疗”(An ounce of prevention is a pound of cure.)都是这个意思,其实是现在中医根据西方医学思想改造中医经典,把“只防不治”改成了“防重于治”,倒也称得上与时俱进。

  西方医学是历来强调“治未病”的。西医的祖师爷、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就非常重视“治未病”。他注意到气候、食物、职业这些外界因素能引起疾病,因此提倡通过恰当的饮食、休息和锻炼让疾病自然痊愈并保持健康,尽量少用药物。“我们的自然是我们疾病的医生。”“如果我们给每个人恰如其分的营养和锻炼,不太少也不太多,那么我们就发现了最保险的健康方法。”“走路是最好的药。”“让食物成为你的药物,让药物成为你的食物。”这些论述收集在《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其成书时间比《黄帝内经》早了三、四百年。

  在现代医学创立之前,许多药物都有未知的毒性,许多治疗技术都无益而且非常危险,希波克拉底强调预防和自愈的行医原则和方法就显得很合理。现代医学对许多疾病都有了有效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但是并没有因此就不重视预防了。恰恰相反,“预防为主”乃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思想,而预防医学也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由于对疾病的起因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预防才能行之有效,才能真正做到“治未病”。

  事实上,现代医学在疾病的预防方面做得极为出色,特别是在预防传染病和营养不良方面最为成功。通过疫苗接种和公共卫生措施,许多恶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乃至被消灭。由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发现,使得许多营养缺乏导致的疾病,例如坏血病、佝偻病、脚气病、糙皮病和许多种贫血,都能被简单地预防。对污染物、环境毒素的研究,让我们知道如何通过保持健康环境预防疾病。对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现代医学也提倡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例如不吸烟、少喝酒、均衡的饮食、适当的锻炼、放松的心态。由于有了准确的诊断技术,对这些慢性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了治愈率或避免进一步的恶化。

  在理论上,预防医学也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体系。例如,对疾病的预防被分成三个层次,以心脏病为例,一级预防指防止健康人患上心脏病,二级预防指防止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病发作,三级预防指在心脏病发作时防止患者残废或死亡。
现代医学具有如此系统、全面、有效的疾病预防理论和方法,绝不是传统医学简单的一句“治未病”或几句空泛的论述所能相提并论的。“治未病”做为一种治疗思想是可取的,但是有这样的思想是一回事,能否做到是另一回事。首先要知道真正的病因何在,才能真正去预防。而只有现代医学才能做到这一点。传统医学对真正的病因几乎都一无所知,如何能够做到“治未病”?不了解疾病的机理,不经过科学的检验,不仅不能真正做到“治未病”,而且还可能把“未病”给治成了“已病”。例如许多号称能“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传统补药,都含有毒副作用较大的重金属、草药,服用它们不仅不能强身,反而能引起慢性中毒。

  有些人提倡“治未病”,则是因为知道没法再用“治已病”糊弄人了,所以给自己找一条出路。明明你是健康人,非说你是“亚健康”(这是只有中国才有的新名词),需要他来给治治,反正没一个客观标准,难以验证,有病没病、健不健康、治疗的效果如何由他说了算。这种动机和手段与推销假保健品没什么区别。这样的“治未病”,其实该叫“骗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