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家里把苹果买了,一斤六毛钱,陕西秦冠。昨天晚上响石潭和大人去好又多,嘿,这里的秦冠还真他妈的贵啊,居然是四块二毛八一斤啊,身价涨到了七倍之多啊。

  这就是原产地和销售场的区别了,这么大的差价利润都被那些客商赚走了,而农民依旧是可怜巴巴的守着那一亩三分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然,这比欧尚好了,欧尚居然拿秦冠冒充红富士,更汗……

  记得小时候村里大规模种植苹果,后来价格还是不错,但是再后来很多人很多村很多县,乃至很多省都在种植苹果了。可是我们却没有啥进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时间长了,树龄大了,很多苹果树相继老去,死去……

  很多年前村上还会统一组织大家学习苹果树的栽培技术,统一组织打渗灌浇地,或者统一把其它地方的河水引过来,浇水。但是这些年,这些都消失了。而以前的那个统一的时代也仅仅是在响石潭小时候,估计是在1990年左右了。

  随着改革开放,村上的领导也都忙着各自事务了。大家都在向钱看,都在忙着自己的钱途。没有了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很多我们那边的苹果树一个个的病虫害死去了,苹果也质量逐年下降,参差不齐,很多人家甚至把果树挖了,种上了小麦。

  这几年还好一些了,前两年更造孽。苹果一斤低到了几分钱,一毛多钱。

  这年了,大家越往钱看,越没钱。

  家乡的苹果哦,你就是个传说&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