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购买了一大摞书来看,《成都市西城区志》《成都市志·卫生志》《成都市青羊区志》《成都市西城区卫生志》及《成都城区街名通览》《中国共产党成都市西城区历史(第二卷)》《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成都西城区卷》《成都市西城区红十字医院志》等。

初心是想进一步了解医院建立至今的整个发展情况,更加深入的知晓老一辈的奋斗历史。这几天断断续续翻阅下来,感受到历史的滚滚洪流,每一个人都在时代的发展中或主动或被动的前行,每个人都在历史的进程中或有形或无形的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一、这片土地

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落在万和路7号,曾几何时这里是灯笼街29号。清代举人以上人家皆悬挂标有官阶学位的纱灯,商店门口晚上亦有写着店名的灯笼,以此为标志。当时裱糊各式灯笼为一大行业。这条街当时从事灯笼制作业的住户较多,所以叫做灯笼街。

整个新华西路区域在每条街道都在诉说着曾经的历史故事,绵延数千年。笼统的看,医院的东侧为清代及以前名称为主,西侧、北侧、南侧为民国及以后为主。举例说明几个街道名称:

(一)医院以东

署前街、千祥街、西府南街、西府北街、青龙街、守经街等。东侧是之前成都府衙所在地,故而在宋成都府衙(今正府街)以西的街道叫做西府街,又因为分为了南北两条街道,故而称之为西府北街、西府南街。在明清两代,成都县署(今东小B区)亦在此处,故有署前街之称。成都县署东侧有监狱,街上行走可见围墙高耸,故东侧小街称为监墙街,又觉名称不雅,后谐音称为千祥街。守经街以北是原红光副食品商场,为明代双佛寺故址,藏有佛经多部,后寺毁于火。清乾隆二年(1737)捐资重建为真武宫,内有钟铸满汉文。再度收藏经文,为慎重起见,指定僧徒守护,守经街因此得名。

青龙街北原有池,为秦代张仪筑城掘土所成,是谓龙堤池,唐代以后称为杨雄洗墨池,清代建有墨池书院,清末改设成都县中学,民国时期在校侧建成都县立女子中学。五十年代初,成都县中迁新南门外磨子桥,改成成都市第七中学。此后,华西协和高中迁成都县中旧址,是为成都市第十三中学,后迁。街南清末创办习艺所,民国后设南熏中学,抗日战争时期学校迁走。此处设立省医院,1954年10月省医院外迁,此处改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二)医院以西

树德里、树德巷、西城角巷、宁夏街、西大街等。西大街则原名为西门大街,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建满城时划入其内,因西门称清远门,故此街改称清远胡同。民国初改名西大街。宁夏街,原名盛家口,清朝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天津总兵盛瑛之子盛九功率领西北宁夏骑兵入川,因盛公馆和家眷居于此而得名。

民国时,街西旧有四川第一监狱(原四川陆军监狱改建),街北口有文昌宫,街东有成都市地政局。街西西来寺,民国19年(1930年)改建私立树德中学,街北端是女生部。这里特别说一下四川第一监狱,这里和医院的发展关联很大。近30年四大监在医院设有住院部,2020年5月搬离。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大理院正卿沈家本奏请慈禧太后改良监狱,提出先在各省会造模范监狱一所,以之作为实行新政的准备。湖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在武昌建成湖广模范监狱。这所监狱的布局、结构均仿造日本东京巢鸭监狱。宣统二年(1910年),成都县境城内小北门西来寺(今宁夏街成都树德中学所在地)以南勘官地40亩,按湖北模式建造四川模范监狱。关于“四大监”的名称由来必须说一下,四川模范监狱为砖木结构,呈扇形,分内监(押已决犯)、外监(押未决犯)、女监、病监四个部分,共可容500余人,民间俗称“四大监”。后有人“四”为“市”,释为“成都市大监”,也有人称为“全川第四大狱”,皆误传。民国时期一度改为陆军监狱,后又改为四川第一监狱,先后由军法、司法部门管辖。解放后是为成都市第一看守所,在始建于清朝末年的“四大监”基础上维修改造形成的,占地面积约50亩。2001年11月22日,成都市看守所由宁夏街186号大院正式搬迁到成都郫县安靖镇方碑村正义路3号。

1929年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副军长孙德操(孙震)出资创办成都市树德中学。孙震字德操,树德中学以“树德树人”的办学宗旨而命名。树德里因此得名。1929年之1932年期间,孙震先后创办四所树德小学,当小学第一班毕业的1932年,为了贫苦子弟能够升中学,孙震又开办树德初级中学,分设男女学生部,男生部设在宁夏街树德里,女生部在宁夏街树德巷。1950年,女生部合在男生部。

(三)医院以北

江汉路、洛阳路、昆明路、白下路、庆宪街等。这几条路里面昆明路已经包含在军区里面,庆宪街也因为修建北校场西路而改变,但从名称里面我们依然可以寻觅曾经的历史。先说庆宪街,顾名思义,1954年为庆祝我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更名为庆宪村,1989年12月更名庆宪街。抗日战争时候至1949年,这里多为中央军校成都分校家属住宅,故原名报国村及复兴村。特别讲一下中央军校成都分校:

在成都旧城区的东北、西北及西南部,有明清以来供驻军演武操练之用的东、南、西、北四个较场。1935年10月1日,国民党在成都设立军校,称谓黄埔军校成都分校,成立于同年。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前夕,黄埔军校迁到成都。一直到国民党败退出大陆前没再变更校址,历时长达11年。除短训班外,有10期学员毕业于成都,是该校在大陆培训学员最多、校址未变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也是该校在大陆培训学员的最后一个时期。

随着中央军校(黄埔军校)西迁到此,有许多分校也就设在这一带,因而集中了一批成都用国内其他大城市的名字命名的街道,昆明分校所在地丰豫仓街就改名昆明路,南京分校所在地武备街(又名止戈里)改名为白下路(南京古称白下),洛阳分校所在地仁风里街(曾名武担山街、武备前街)改名为洛阳路,苦竹林街是武汉分校所在,所以就改名为江汉路。

另,1935年黄埔军校成都分校建校后,把古蜀遗迹武担山扩入校内,逐步形成今貌。相传,古蜀开明王曾取甘肃武都女为妃,王妃来成都后水土不服,不久便香消玉殒。蜀王悲痛至极,命武丁(奴隶)至武都担土为其垒坟为山,故名武担山,也称武都山。今北校场后街改名武都路。

(四)医院以南

医院以南为八宝街。清末为贫民聚居地,沿街多为竹蔑笆为墙,竹蔑笆草席为顶的简陋棚屋,被称为“笆笆街”“笆笆巷”。因其名不雅,民国初年取谐音改称“八宝街”。

二、医院名称

成都城自唐以来,为成都、华阳二县共治,各据西东。1953年分为东城区和西城区。1953年5月20日,西城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90年城区区划调整,西城区凡37年历史。街道名称的变迁充满了历史的韵味,而新华西路街道办事处的名称和归属也是斗转星移,不断变迁。办事处1953年成立,因当时驻地在宁夏街而得名为宁夏街街道办事处。1958年改为宁夏街人民公社。1962年恢复宁夏街街道办事处。1968年以辖区主干道名称,成立新华西路街道革命委员会。1979年恢复新华西路街道办事处。2019年划归草市街街道办事处。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变化,而医院也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潜移默化中跟着时代前行。透过医院名称,可以见证时代变化。最开始看到医院这六十多年让人眼花缭乱的名称,不知所以。近来翻看西城区的历史,寻觅新华西路的变迁,再造全国的大气候,渐渐的懂了一些。下面从缘起说起走,这个机构从形成之日,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知不觉,我们都是其中的一瞬。

(一)灯笼街联合诊所(1956.5-1957.12)

1953年成都市第2区与3区、6区合并为西城区,共有联合诊所10所。各联合诊所担负贫民免费治疗工作,部分诊所负担公费医疗工作。联合诊所还担负有预防及爱国卫生工作。

1956年1月,按照西城区区委宣传部指示,西城区卫生科对全区公私医疗机构和开业医务人员进行了摸底工作。西城区个体开业中西医务人员496人。按照1956年成都市卫生局发(56)卫字第72号文,今后各区新成立联合诊所不再经成都市卫生局批准,各区按照以下三个原则自行掌握:

1.每一派出所辖区成立联合诊所一个,设立地点要集中。

2.在新成立联合诊所中药有技术好的,群众威望高的医师2-3人才能解决本辖区内居民的医疗问题。

3.联合诊所成立经区委批准,报我局审查。

1956年3月至9月,区卫生科根据市卫生局在全市实行“划区医疗”指示,为“划区医疗”建立基层组织,将区内散在开业医务人员组织进联合诊所,并经区人民委员会批复同意122名开业医生分别联合组建15个联合诊所。其中1956年5月9日,由个体开业医生联合组建灯笼街联合诊所,地址设在灯笼街新村(灯笼街29日),附设西城巷1号诊所。卫仲康任所长,有人员14人,其中中医11人,西医3人。1956年成立之初开设西医内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1957年建立西医外科(1972年设外科手术室)。1956年建所,有平房40平方米,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医生自带桌凳,以后添有听诊器,血压计等简单医疗用具。全区共有25个联合诊所和一个私立精神病院。

1957年1月,西城区人民委员会卫生科根据市卫生局要求,召集全体联合诊所主任会议制定联合医疗机构收费标准,在各联合诊所执行。1957年10月,市卫生局结合各区收费情况,提出成都市联合诊所统一收费标准。1957年,根据市卫生局意见,西城区建立以市第三人民医院为义务辅导中心的国家医疗机构与联合医疗机构义务技术辅导关系。建立转诊、会诊、转院和协助检查、透视的协定,订立医院医生按时下所技术指导,组织病案讨论,组织专题报告等。

1957年5月6日,西城区卫生科拟制,西城区人民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成都市西城区联合医疗机构组织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对联合医疗机构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做了明确的要求。强调联合医疗机构(包括联合医院、联合诊所、联合妇幼保健站)是由独立脑力劳动的医务人员(及部分事务人员)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提倡和扶助下,以自愿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合作性质的社会卫生福利事业,是国家医疗卫生机构的有力助手,也是城市医疗预防网的组成部分。联合医疗机构负责担任地区的医疗预防保健任务,并且积极参加地区的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和卫生宣传工作。

其具体任务任务如下:

1.对本地区居民进行医疗预防工作。与工厂、企业、合作社、机关、团体、学校等单位建立医疗保健关系,进行卫生工作。

2.协助训练有关合同单位的保健员,并帮助和指导保健员、急救员、接生员等进行工作。

3.进行卫生防疫工作,结合生产活动和不同季节进行卫生宣传,并组织和指导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4.联合医疗机构内各类人员,应注意培养新生力量,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特别应鼓励中医师培养青年中医(带徒弟)。

5.联合医疗机构在区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联合医疗机构的组成,调整和迁移必须报请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二)灯笼街地段医院(1958.1-1960.3)

1958年根据成都市卫生局指示,区卫生科将有条件的17所联合诊所改为群众性的地段医院。1958年诊所更名为灯笼街地段医院,有人员22人。增设针灸(1959年)、妇科(1958年)、防疫、财会等科室。江伯文任院长。1958年,西城区卫生系统在医疗技术,器械和经营作风等方面改革,石灰街和灯笼街地段医院制成自动压血器、皮球吸管和自制显微镜。

1959年3月,江伯文及部分人员组成“西城区中医研究所”(1961年西城区中医研究所与石灰街中心医院合并,用西城区中医研究所名称,1962年下半年改用西城区中心医院名称),医院改由郭咸熙负责。1959年建立住院部,设置床位20张。1959年,扩大周围平房380平方米。1959年8月,按照市卫生局指示精神,西城区卫生科组织全区联合诊所成立“成都市西城区联合医疗机构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同年9月25日制定《西城区基层医疗工作制度(草案)》。

(三)宁夏街公社医院(1960.3-1962.1)

1960年3月1日,西城区第一个街道人民公社,宁夏街街人民公社诞生。社员以街道居民为主体,入社社员8535人,占应入社人数的96.34%。1960年3月,灯笼街地段医院与酱园公所地段医院、区精神病院、八宝街草药门诊部、口腔门诊部、王家塘卫生所、白家塘卫生所、北巷子卫生所、针灸门诊部合并,成立成都市宁夏街公社医院。院址主要设在灯笼街29号,属宁夏街人民公社领导。昝志明任院长。1960年增设针灸科、口腔科、检验科、按摩科及中药房,建立内科住院部。

1961年7月,根据省卫生厅指示,在西城区党委的领导下,成立城市人民公社卫生组织调查领导小组,对西城区宁夏街人民公社的卫生组织的体制、所有制、机构设置等进行调查。宁夏街人民公社卫生组织是采取三级管理的形式设置,即:公社有公社医院,分社有分院和卫生所,地段委员会有地段保健室,地段保健员。公社医院有病床105张(内科20张,精神科50张,结核病疗养床20张,妇产科15张),工作人员96人(其中医务人员占68%),另有学生42人。设有医疗预防科,防疫保健科,领导和管理全公社的医疗预防和防疫保健工作,建立城市人民公社医疗预防保健网。在经济关系上是以公社医院为核算单位,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在行政上受公社的领导,在业务上受卫生科的领导。

1960年-1961年西城区联合医疗机构调整为6个公社医院。1960年5月市卫生局公安局发出“全面建立人口死因登记制度的联合通知”,规定死因登记由各公社卫生院和区(县)防疫站负责,各地公安派出所必须依据“人口死亡证明卡”,方能注销户口。

(四)灯笼街地段医院(1962.1-1965.1)

1961年9月,区委对街道办事处重新任命了干部,恢复街道办事处体制,此时城市人民公社已名存实亡。1962年6月3日,区文教卫生党组给区委的“关于调整街道联合医疗机构的意见的报告”提出“将联街道联合医疗机构的组织管理,基本上恢复到公社化前的状况,把现公社的三级医疗组织调整为联合街道医院,联合诊所。”1962年9月18日,市卫生局下发《关于成都市基层卫生组织调整精简方案(草案)》要求“调整机构,恢复联合诊所。”医疗机构的规模以小型,精干为主,联合诊所一般不设病床,联合医院可设简易病床20-30张。布点上,应尽可能使每个公社或街道办事处范围内都有联合医疗机构,并冠以所在地区的街名或场镇名称。

1962年,撤销宁夏街人民公社医院,恢复“灯笼街地段医院”,昝志明任院长。有职工62人,病床20张。1963年,西城区卫生科按照《关于成都市基层卫生组织调整精简档案(草案)》指示,对全区内的开业医生进行了清理整顿,按政策对不合格的予以取缔。对年老体弱不能继续行医,生活又有来源的予以劝退,对审核合格的大部分安排进联合诊所。

(五)灯笼街联合诊所(1965.1-1968.9)

1964年,医院更名灯笼街联合诊所。1965年昝志明调离,年底瞿泽伟任所长。由于医院经济困难,当月就向骨科及中医院节前800元发职工工资。由于加强了领导,积极开展业务,医院各方面工作逐步好转。1965年9月,成都市卫生局根据中央“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精神,在全市实行“地区负责,就近就医”的制度,并拟发了全市联合医疗机构转诊、转院、业务辅导关系的安排意见,按照了省、市医院对联合诊所的辅导和接受联合诊所转诊住院。1966年初,西城区全区18个联合诊所实行卫生科与办事处双重领导,灯笼街联合诊所交宁夏街街道办事处领导。1968年有职工66人,病床40张。

(六)灯笼街联合诊所(革命领导小组)(1968.9-1971.9)

1968年,西城区各联合医疗机构先后成立革命领导小组及革命委员会,1968年9月,灯笼街联合诊所成立“革命领导小组”,瞿泽伟任所长。同时,由卫生科与办事处双重领导的单位,自行脱离办事处的管理。至此,灯笼街联合诊所脱离宁夏街街道办事处管理。1970年建立制剂室,生产注射用水及少量中草药针剂。

1970年,根据市卫生局要求,西城区民政卫生局,在区内收集单验方送市卫生局统一编辑《中草药单验方选编》,其中灯笼街联合诊所有一方,名为咳嗽合剂。前胡15g 桔梗15g 桑皮12g 肺经草12g 兜铃9g 前根6g 苏子3g 五皮草9g 陈皮3g 桑叶15g 甘草3g 兔耳风9g地骨皮12g 枇杷叶12g,煎成浸膏,每日三次。能够疏风化痰,治疗感冒咳嗽,急性支气管炎。

(七)新华西路卫生院(革命委员会)(1971.10-1978.7)

1968年以辖区主干道名称,宁夏街街道办事处改名为新华西路街道革命委员会。1971年7月5日,中共西城区民卫局核心小组根据市革委(71)15号文件精神,将人民中路联合医院,灯笼街联合诊所,半边桥联合诊所等12个联合诊所(医院)下放到街道革命委员会,实行双重领导。1971年10月,成立新华西路卫生院革命委员会,瞿泽伟任主任。

1957年以前,区卫生系统无基层党支部,1959年以后,区属医疗单位建立一些联合党支部,如1959年建立东门街正骨联合医院联合党支部,1960年建立石灰街中心医院联合党支部。1965年以后,随着党员人数增加,又陆续建立一些联合党支部,部分联合党支部逐渐改为以单位建立支部。1965年建立中共东门街正骨联合医院党支部。1971年建立建立中共新华西路医院党支部。1973年,西城区街道卫生院该由区卫生局直接领导统一管理。

1971年新华西路卫生院(革命委员会)有人员73人,1975年有107人。1977年增加周围房屋23间,面积560平方米。1977年,西城区卫生局拨款20万元,修建四层楼房一幢,占地面积913平方米,使用面积1920平方米。1971年建立中医骨伤科,1972年,建外科手术室,增设放射科。1976年,增设心电图室。1975年医院制剂室生产中草药注射液94800ml。

 

(八)新华西路医院(1978.7-1981.8)

1978年1月,根据市委成发(1978)15号文件“关于改变行政领导职称通知”精神,经区委决定将区卫生局所属各单位“革命委员会”名称取消,改用单位名称。1978年,更名新华西路医院。1978年由于建新楼,当年无住院部。1979年共有人员118人。医技人员67人,其中中医人员30人,西医人员37人,医院建立住院部,设病床80张。1979年医院制剂室迁入新楼内,生产银柴注射液、201注射液、高渗葡萄糖注射液、硫酸镁无痛注射水等5种针剂及板蓝根冲剂等5种冲服剂。1979年,经区委领导同意,区卫生局试行用企业管理办法来管理卫生事业和医院。

1980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根据卫生部发(79)卫政字257号文,“关于《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例》的通知”精神,同年开展考核工作。 1981年全院120人职称晋升。

1978年以后逐渐配置各类设备,1978年1台心电图机,1980年TDP治疗机8台,离心机1台,721比色计1台,台式牙钻机1台,电热恒温干燥箱1台,6479系列磁疗机1台。1981年200maX光机1台。

1956年至1957年,按照市卫生局“划区医疗制”指示,全区组间联合诊所,此后二十几年间,划区医疗一直在西城区运行。1980年以后,随着公费医疗的改革等因素,“划区医疗制”逐渐消失。

(九)西城区红十字医院(1981.8-1990)

1962年10月,西城区红十字会成立。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活动。1981年10月14日根据成西府发(81)62号文件,区红会正式恢复,委员会由18人组成。会长李必文,副会长陈绍卿、瞿泽伟、张鑑铭,同年经区政府正式批准,将新华西路医院更名为“西城区红十字医院”,1984年汪道源任院长,1985年有职工122人,其中中医18人,西医19人,中药12人,西药9人,护士14人,开设病床131张。

1985年全院共有业务用房1958平方米,生活用房50平方米。共占地1333平方米。1984年建外科住院部。1982年300maX光机1台。1982年电热恒温水温箱2台,大型粉碎机1台,立式高压消毒器1台。1983年脑血流图机1台。1984年超声心动图机1台。1985年电子血压计1台,冰疱机1台,微型汽车1辆。1985年设立生化室。

1983年以前西城区红十字医院中药加工主要由中药房人员从事,无专门中药加工房。1983年,中药房增加人员,建立中药加工房,按药典自制香砂养胃丸等九种中成药。1984年与市三人民医院药剂科签订技术经济合同,建立了药品管理制度和冲剂生产流程工艺并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负责全部质量分析鉴定,生产产品有复方板蓝根冲剂,青果冲剂,金钱草冲剂,复方山楂冲剂等。产品经食药监所鉴定合格,1984年利润3万元。

1984年西城区红十字医院唐化熹在《中医杂志》(3)1984发表文章《也谈凉燥》。1986年至1990年,区红十字医院在市三医院辅导下,增设了对“三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衰竭)病人、上消化道出血、肺、心脑等疾病的诊治工作。

1987年8月在琴台路设立分院,1990年火车北站医院并入。1990年占地面积1333平方米,建筑面积2560平方米,有职工144人,其中医技人员109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0人),设有临床科室11个,病床116张,年门诊量75821人次,年住院量3576人次。1988年,区卫生局制定了《区属卫生系统深化改革方案》,对管理体制、领导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经济管理与分配制度等方面工作了20条规定,各医疗机构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按劳分配”,与此同时,狠抓医技医德医风教育和廉洁从医工作,不断完善办院条件。

 

历史进程到了1989年,那就提一下桂花巷。1989年,西城区对中小街道综合整治,在“桂花巷”沿街种植金桂、银桂树128株,围以花格护栏,使之成为桂叶常绿、桂花飘香的名副其实的桂花之巷。桂花巷在清代时候因为胡同内栽有多株规划树而名为丹桂胡同,民国初改名为桂花街。后因和南门桂花街同名,更名为桂花巷。

(十)青羊区人民医院(青羊区红十字医院)(1991-2004)

位于万和路,1991年6月29日原青羊区红十字医院更名为青羊区人民医院(仍保留青羊区红十字医院院名)。

1999年12月进行改扩建,征地0.26公顷,投资1300万元,1幢建筑面积4832平方米的7层门诊住院综合楼于2000年8月投入使用,全院医疗业务用房达6600平方米。

医院扩建后门诊和住院业务有较大发展,设置内、外、妇、儿等16个科室,内外科病床增至120张,病房设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和呼叫系统,建规范化手术室。住院部外科开展胸外科手术、骨科手术、泌尿系手术、上腹部手术,其中胆囊小切口手术颇具特色。住院部内科设ICU病房,收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在收治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康复中心有全省一流的全套康复设施和器材,开展肢体、意识、语言、听力的康复治疗。

1994年7月29日,省卫生厅正式批复实施《青羊区卫生综合改革方案》,转换医疗卫生经营机制和卫生行政管理职能,建立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有激励有约束的经营运行机制和卫生管理体制。重新修改制订《成都市青羊区卫生系统实行院(站、所)长负责制实施办法》。

进一步简政放权,赋予院(站)长政策法规允许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的行政、业务工作的决策权和统一指挥权,人事任免权,财务收支和物资调配权等权力。确立其法人代表地位,完成卫生局下达的指令性任务,享受其完成目标任务相应的劳动报酬,加大经营管理责任。进行股份合作制办医,探索医疗卫生产权制度改革新路子。

这个时期全区医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4年,将区二医院妇产科与区妇幼保健所合并,组建成区妇幼保健院,成为全区妇幼防治指导中心。1997年4月,区四医院与成都儿童专科医院合并,集中、西医儿童医疗优势为一体,发展青羊区儿童专科医疗。2001年青羊区8家区属医院(不包括区卫生防疫站、区妇幼保健院)发展不平衡,部分医院亏损严重,对区属部分医院实施“改、转、卖、送”等多种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

到2002年6月,先后完成区牙科医院、区五医院、区二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六医院)的改制任务。区牙科医院2002年2月8日被成都儿童专科医院兼并,区五医院2001年12月27日被成都金金实业总公司兼并,区二医院2002年2月8日被成都康新医院兼并。区中医院(区六医院)2002年6月17日资产委托成都胜进实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经营期10年,职工与新的经营者重新签订聘用合同。

(十一)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羊区人民医院)(2004-2012)

2004年,青羊区人民医院整体转型为成都市青羊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5年3月,被省卫生厅、省民政厅、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四川省社区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中心”。 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分别于2007年、2009年来院视察工作。

2004年至2005年,与两乡卫生院实行捆绑对口帮扶,采取送技术、送设备、送医、帮扶重点科室的建设等多种有效手段,与苏坡卫生院实行捆绑式对口帮助。赠送苏坡卫生院电脑2台。医疗人员晋升中级技术资格,聘前必须到乡卫生院服务连续半年或累计一年;晋升高级技术资格申报晋升前必须到乡卫生院服务连半年或累计一年。至2005年底,派出医生、护士各1名到苏坡卫生院工作,派出医生1名到文家卫生院工作。

(十二)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羊区人民医院)(2012至今)

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所在所在街道办事处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命名规则,2012年更名为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新华和少城两个街道办事处,服务面积2.9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5.5万人。先后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成为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社区基地(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建、四川省全科医学基层培训基地、成都市基层卫生实用技能培训基地。

医院目前占地面积1719.81平方米,建筑面积8600余平方米。医院编制床位110张,实际开放床位100张。医院现有职工227人,其中卫技人员181 人,占员工总数 79.7 %;大学专科以上学历195人,占员工总数85.9%;本科122人,占员工总数53.7%,研究生学历8人。中级职称71人,副高级职称22人,正高级职称8人。中高级职称占卫技人员总数的55.8%。

三、几点琐记

1956年5月9日联合诊所至今,凡64年,几代人为之奋斗。历史总览,穷则思变,不进则退。大脑中不时闪现着医院不同时期的片段,建院之初的四大金刚,已可以倒背如流,张国维、陈清海、胡国龙、胡敏文。

(一)四大金刚

张国维最令我钦佩和敬仰,当过老师,做过军官,当过县长,最后还能辞去所有职务潜心做一名中医。张国维四川温江县人,1897年11月23日生。1920到1921分别年在成都西城小学和温江县立高等小学教书。1922 年到成都川军总司令部兵站部任书记。1924年3月,任川军21师部师部一等书记,办理交际事务,巴中烟酒监察员。1928年,向陈云门学习脉学,与名医张简斋等切磋切脉要旨,以后他精于脉学。1930年任川军军部(29军)一等军法正。1933 年调任成都县长,1934年辞职,改调20军驻区粮运委员会委员,并任盐亭县县长。1935年6月1日辞去所有职务,返回成都,赋闲在家,继续研究中医典籍,为戚友诊病。1949年秋,在成都守经街正式悬壶。开始日诊高人10 余人,以后逐渐增加,日达40余人次,影响与日俱增。建国后,担任区卫生委员、宁夏街辖区派出所卫生组长、区卫协小组长之职。1956年走合作化道路,5月,他与10余人创建灯笼街联合诊所。

胡国龙,生于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天资聪慧,家境宽裕,自幼习武。武术启蒙为四川省著名武术家马宝老师。曾夺得民国十八年(1929年)四川省武术擂台赛金章第一名。后拜于四川省国术馆馆长、四川省著名国术家刘崇俊门下,担任数年四川省国术馆教授。由于长期习武,在老师们的指导下逐步见习跌打损伤、推拿按摩、接骨逗损等中医治疗手法,同时在其兄(胡敏文)影响下逐渐研习中医中药基础理论,四十年代初期,与兄长一起在成都行医。曾在马道街、小南街、羊市街等地方开设医馆。五十年代,胡氏兄弟的医术在成都市范围内已有较高的声望。1958年响应政府号召走合作化道路,关闭了医馆,并在胡敏文的推荐下正式加入灯笼街联合诊所。在中医内外科特别是肾病、肝病及水肿病的治疗方面有很高造诣,当年一位康复患者送的一面锦旗上写道:肝炎腹水病深沉,中诊西医久不灵。多谢国龙把方配,妙下良药速解危。

很遗憾,陈清海的生平没有查阅到,仅从老同志的回忆中得知他是中医外科方面的专家,属于医院早期的四大“台柱子”之一。

(二)访谈追忆

2018年编撰医院画册的契机,访谈了退休职工瞿泽伟、庄文卿、蔡开芬以及胡华建等。1965年12月1日瞿泽伟调任灯笼街联合诊所所长,医院极度困难,向骨科医院借钱发工资。没有钱买药,通过和贵阳医学院战友联系,先用药后付钱。瞿泽伟号召全院职工要自力更生,穷则思变,找米下锅,走下去深入群众,走进工厂和单位。半年期间整个机构有所起色。

瞿泽伟强调要及时充电,要掌握科技知识。关于这期间的医疗技术,他讲了一个案例,1972年,当时乐至县委副书记马尾神经瘫痪被抬到医院楼下,家属直言不是过来医病,是来等死。之前去过川医,表示无法医治。医院医护人员予以输液B12、B1、叶酸等,中药及针灸治疗,打通关节。一年后患者康复可以站立起来,当时堪称“奇迹”。那时候大家是“一张嘴,一双手,一条腿”干工作,那一辈人的奋斗和无私。

庄文卿回忆了1978年修建旧楼4层楼历程。政府划拨20万元修建医院大楼。医院与房管局、规划局、武装部等部门多方联系沟通,并请市设计院设计图纸,当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水泥、钢材都没有,通过多种渠道购得300吨水泥。修建医院期间,到处借房子,解决医院临时诊疗空间问题。

1997年由于市政工程建设,拆迁原灯笼街南段,新辟万和路,区政府有意留出街面空地让医院再次发展,医院及时抓住机遇开展新建门诊住院综合楼工程前期准备工作,胡华建服从领导安排放弃临床工作,积极参与该项工作。从1997开始前期规划到2001年综合楼竣工投入使用,前后历时三年半,各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盖章达120余处,施工阶段又面临数百万的资金缺口,但全院上下在院班子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勒紧裤带,活工资与奖金合一,少拿奖金腾出钱,一心一意建成新大楼,全院职工每人掉了“一辆奥拓”,大家“穷”要穷的有志气。

医院领导重视人才,求真务实强调在医院管理中重在政治表现,不唯成份论。重在实际水平,不唯学历论。聘请三医院梁兴龙(音)负责中心生化检验工作,医院的生化检查项目取得较大进步。聘请蒋安芳(音)负责医院制剂工作,生产板蓝根等冲剂,并供应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使用。

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医院发展困难,强调先干起来再说。那时候医院做过副业,比如饮料,香肠等等,还在春熙路那边卖过药。医院最终发展还是需要技术,蔡开芬讲到70年代医院外科主要是中医外科,西医外科能够进行简单的门诊小手术。80年代前后医院加强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联系。建立规范化外科手术室,与三医院外科开展联合工作,1984年建立外科住院部。三医院下腹部手术很多转诊到红十字医院进行,三医院派专家长期在红十字医院工作,协助提升外科业务,外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由于外科能力的提升,四大监后来在医院建立了住院病区,直到2020年5月搬离。参照外科模式,医院内科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提升内科诊疗能力。90年代初,和三医院联合成立股份制医院。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医院全体职工在不断探索和寻求这机构的发展方向,“居民信赖 职工满意 行业典范”的发展目标一以贯之。

四、历史回响

回看医院名称的变化,从建立至今已有十二个。变化的是名称,不变的是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进程。

64年来,医院与街道办的变化如影相随。医院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医院牢牢树立人才兴院的思维,医院时刻注重医疗技术能力的提升,医院从来都是在变革中穷则思变、勇立潮头,医院一直注重基于现实、务实创新,医院从来都是以人民群众健康为发展核心。此时此刻,再回看院训“明德 敬业 协作 鼎新”,我们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64年来,医院始终坚持基本与特需相结合,全科与专科相结合,借力与自强相结合,全面与重点相结合。不管是医院的普通员工,还是共产党员,都会有一种强烈炙热的使命感,都会一种不可推卸的担当意识,都会有一种逆水行舟的革新思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你我,都将是历史的一部分,也必将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