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响石潭要说的是抗组胺药的副作用,首先我们看一下抗组胺药的功效。抗组胺药能够治疗速发变态反应,也常用于防止药物反应和输血反应等等。

抗组胺药的副作用主要有中枢抑制,抗胆碱作用,心脏毒性及体重增加等四大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但并不是所有抗组胺药都有这四类副作用。在选药时可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副作用比较小的品种。

  中枢抑制作用

这是传统抗组胺药物最主要的副作用。由于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组织中均有H1受体,前者与警觉有关,后者与过敏反应有关,传统的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脂溶性,能够透过血脑屏障,故可与中枢神经系统的H1受体结合引起嗜睡的副作用;有些抗组胺药本身就同时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

如羟嗪(安他乐)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常用药,这些药同时又有很好的抗组胺作用,如用这类药治疗过敏病,其中枢抑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第二代抗组胺药虽无嗜睡作用,但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例如阿斯咪唑动物实验证明,当用低剂量时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含量甚微,但用超大量时,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组织中阿斯咪唑分布无关。其他新型抗组胺药也都有此规律,由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多数人服一定剂量的新型抗组胺药无困倦,少数人却可产生困倦,故不可将新型抗作用按药的无嗜睡作用说得太绝对化。对于驾驶员,高空作业,危险工种,精细工种等避免用传统抗组胺药,即使应用新型抗组胺药也应有所警惕。

  抗胆碱作用

这也是传统抗组胺药物的另一个主要副作用。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表面有许多胆碱受体,胆碱受体的激动可使其释放化学物质,胆碱受体的抑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所以对抗胆碱作用要一分为二:抗胆碱与过敏的协同作用应视为药理作用,抗胆碱引起的一系列不适,如口干舌燥,便秘等应视为副作用;对患闭角性青光眼或前列腺增生的老人应更为注意,应尽量选用抗胆碱作用较微的药物。

  心脏毒性

这是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最主要也是最严重的副作用。文献记载,传统的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有奎尼丁样作用,可使QT间期(心室去极化和复极过程)延长。第二代抗组胺药由于广泛应用在一些先进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做得较好,使之及时发现阿斯咪唑,特非那定可引起心脏副作用,表现为QT间期延长。在此基础上可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TDP是一种严重的心律紊乱,如处理不当可发生室颤,甚至出现心脏停搏而死亡,不少药物如红霉素,奎尼丁,可卡因氟派啶醇等都可引起TDP,所以引起TDP的副作用绝非抗组胺药所特有。

阿斯咪唑,特非那定引起该副作用基本因素有三点:由其化学结构决定,该类药可引起心律不齐,但实际发生率很低,只有在超剂量,长时间服用后才发生。该类药物依赖肝细胞色素P450药酶代谢,有些人先天缺乏该药酶,使药物在体内积聚,导致毒性产生。药物相互作用,与药抑药物同用,导致血药浓度增高,产生此毒性。为此,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阿斯咪唑药盒说明中强调规定剂量服用,不要与酮康唑,依曲康唑,红霉素,西咪替丁等酶抑药物同用。

正因为如此,这两种药物目前已经淘汰,其他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丁等也有这方面的报道,因此在老年患者使用前建议先做心电图检查,有QT延长者应禁用。目前新近上市的咪唑斯丁,地氯雷他定等基本上避免了这类副作用,可以酌情选用。

  体重增加

一般在长期服用抗组胺药情况下会引起体重增加,酮替芬,赛庚啶都有类似的报道,国内以阿斯咪唑报道较多,也最为严重。其机制目前认为可能由于幽门有H1受体可使其收缩,当长期用抗组胺药时,收缩受到抑制,使胃的排空加速,病人多有饥饿感,因而食欲增加,造成体重增加。国外报道阿斯咪唑引起体重增加的副作用为3.6%,而国内有人报道这一副作用明显高于国外,这与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营养知识不够有关。

有人曾对一组长期服用阿斯咪唑的病人进行随诊,发现如同时节制饮食,则无一例体重增加者。国外文献报道,如将阿斯咪唑的疗程缩短至3周,体重增加的副作用也可明显减轻。所以在长期用抗组胺药时(超过3周)应注意低热量饮食,少吃甜腻食物,提倡平衡膳食,适当增加体力活动,这样是可以避免这一不良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