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响石潭在天涯看到一帖子,讲的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存在问题,里面有一张图很实在,很多居民以为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就只能给老人测血压,医疗技术不行,这点值得全科医生注意。一方面我们的访视方式需要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看看原帖,如下。  

  为缓解街坊“看病难、看病贵”,广州计划使用新的办法:为社区医院配备全科医生,同患者签订服务契约,希望将大部分普通门诊留在社区医院解决。

  目前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医院,通过强化社区医院,扭转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系一剂良药。但长期以来,强化社区医院始终无好好执行,一是因为病人对社区医院的技术不放心;二是社区医院缺乏全科医生,诊治水平难以满足社区需求。

  广州卫生局出台的新举措,其中提到居民同全科医生签订服务合同,这对提升医生素质有好处,但在契约之外,必须要建立、健全准入同退出机制。

  现实面临的问题,是社区医院同大医院割裂、社区医生同全科医生割裂、社区全科医生同医疗系统割裂。在此环境下,社区医院同居民之间的共同体好难建立起身。

  病患对社区全科医生的信任,不仅来自医生的诊治水平,其实都同整个服务合同的机制设计、大有关系。所谓契约制,不仅是在社区摆几个全科医生,而是整个医疗体制能够向社区倾斜,整个医疗资源向社区开放,否则好可能是治标不治本。

  原帖精彩,回帖也很棒,从一个居民角度的评述,更加的真切。

  也来说几句ABC:要发挥社区医院在缓解街坊“看病难、看病贵”的作用,与其为其单独“配备全科医生”,要其“同患者签订服务契约”等,倒不如将社区医院改称为附近某大医院的“门诊部”或“分院”,行政上独立核算,业务上直接受大医院的指导、与大医院共享医学资源来得切实有效!要知道,人们不愿到社区医院就诊,主要是对社区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缺乏信心!

  成功的娘: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偏低。儿子肛门口长一个疱疹,反反复复,在社区医院看了很多次,医生都说不出来原因,每次都只是开消炎药了事。后来到大医院看专家,医生诊断一分钟,说:肛漏,手术一个小手术把折腾我们几年的病,弄好了,这就是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区别。

  西关贰少:无论签什么服务协议,也无法打动民众。要获得民众的信赖,关键要使社区医院成为大医院的组成部分,从人员、技术、医保使用等方面均与大医院无异,并有一个双向输送程序,使社区医院成为大医院的前沿阵地,大医院成为社区医院的坚强后盾,才能真正把民众留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