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本市启动家庭医生式服务新模式,居民可以家庭为单位自愿选择签约并免费拥有一支24小时待命的社区家庭医生团队。

记者近日随机采访了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等区县的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虽已实现,但多数社区医院以完成指标为目的,囿于人手少、门诊量过大、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繁重等原因,规定的服务内容多数不能提供。

签约者不知家庭医生是谁

响石潭“签不签一个样”是社区医生和签约居民最大的感受。记者在不同社区医院采访的16名老年就诊者中,5人表示“未听过此项服务”;7人称“签约后,服务没有区别”;两人表示“如果社区举办健康讲座,社区医生会来电话通知”;只有两人表示“家庭医生会和自己保持联系,每月电话询问健康状况,并根据病情进行生活和服药指导”。

上周四上午,家住左安门桥畔左安浦园社区的陈嬴(音)大爷因为面瘫,他选择在离家最近的社区医院针灸治疗。

尽管在这家社区医院看病多年,进出都会和熟络的医生打招呼,但陈大爷还是不知道自己的家庭医生是谁。去年,在社区医院看病时,经过医生推荐,他在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签约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同意接受此项服务。但时至今日,他也没享受到“什么特别的服务”,“就是每年电话提醒我去龙潭医院进行自费的体检”。

陈大爷签约的社区医院只有两支家庭医生团队,承担着辖区一万人口的疾病诊断和日常保健等任务,工作量之大可见一斑。

业内人士表示,为完成区县卫生部门下派的签约指标,社区医院将任务分摊到每名医生身上,以海淀区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8名医生每人需签约200人,方能完成卫生局要求的到年底签约2000人的任务,“基本上来就诊的我们都会先劝他签,但尽管这样,也才签了1000多人。”该人士称,因签约人数与社区医务人员的绩效奖挂钩,各中心都不敢懈怠。

以完成指标为目的的签约并未真正建立社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依从性关系。记者在海淀区的签约居民中,随机采访的居民均表示,没觉得签约与不签约有何不同,“医生让签就签了”,“听起来服务内容还挺多的,但具体是什么也没仔细看”,问到签约医生的名字和电话时,居民均摇头不知。

11月24日,记者在航空航天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访时发现,4位来此就诊的老年患者称自己不了解家庭医生式服务。当记者询问能否签约时,低头忙着开药的医生则表示“签不签都一个样”。

通知听讲座是最大的不同

作为家庭医生式服务5项具体服务内容之一,服务团队需根据居民不同健康状况和需求,以慢性病患者为重点服务对象,提供主动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每年不少于4次。但目前,多数签约居民享受的仅仅是电话通知社区举办的健康大讲堂活动。

家住红庙北里小区的董立华大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还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去年,他和老伴都在附近的社区医院签约了家庭医生式服务,小江医生是他的签约医生,在董大爷看来,签约后,最大的不同是,每次社区有了免费测血糖和健康大讲堂的活动时,社区大夫都会给自己打电话提醒。

与董大爷的感受相同,家住海淀区航材院小区的周阿姨表示,签约后,基本每周社区医院举办健康大讲堂时,航材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闫萍大夫都会打来电话,提醒参加。

尽管遇到用药问题或健康问题去找闫大夫时,对方都会悉心指导,但在周阿姨看来,我国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和国外的不能相提并论,“国外的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如果签约了,有什么问题都要找他,他也会上门来负责诊断、转诊及康复,总之不用去大医院,找他就对了”。

医生任务重无法上门服务

签约后,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应为签约者提供的特色服务还包括“贴心服务我上门”,即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上门服务内容可包括:查体、康复、护理、中医适宜技术等。但囿于目前社区全科医生人手少、诊疗量逐年攀升、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不断加码等因素,社区医生很难做到上门健康指导和医疗服务。

海淀区圆明园附近一家社区医院的管理者表示,社区只有六七名全科医生,但门诊量比之前翻了一番,日常接诊都忙不过来,实在无暇上门服务。

上门服务能不能提供是一方面,服务的水平达不达标又是一方面。家住海淀区双榆树的冯大爷今年签约了社区家庭医生,尽管是24小时待命的团队,但经常在夜间犯高血压的他,仍然不好意思在生病时给家庭医生打电话。不仅如此,心脏搭桥手术过后,冯大爷也没能在家庭医生那里得到好的康复建议,最终还是被推到了三甲医院。家住和平门社区的方大爷患有癌症,每次输液、换药都是打120,“社区说有风险,不给换,我觉得120医生的技术比社区医生的强些”。

各区县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2011年,北京16个区县启动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至2012年3月底,北京市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3180个,家庭医生式服务累计签约79万户,共161万人。北京市卫生局此前表示,到今年年底前,家庭医生式服务实现北京市全覆盖。

虽然各区县正在积极推动家庭医生服务,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左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航材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红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姚家井社区卫生服务站表示,在人力允许的情况下,医生会为居民上门提供注射、输液等治疗,“但签约之前,也是这样做的,没差别”。不过西城的社区医院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较早,签约居民的“认可度”也高于其他区县。

本月初,德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诊室内,因系统会自动识别“签约关系”,84岁的田守拙老人被分到了自己的签约医生张鸣名下,她是带着自己的体检报告来寻求健康指导的,“您的血脂高,上次的药吃完降得有点多,这次给您减半”,因对老人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张鸣立即根据体检结果进行了用药调整,还针对老人心律不齐的问题,增开了药品。

医院声音:签约只是为完成指标

中华医学会全科分会委员、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表示,在目前“以人定岗”的机制下,加上财政等相关配套政策未出台,导致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签约只是为了完成指标,而非提供具有连续性、跟踪性、针对性的便捷服务。

吴浩介绍,国外家庭医生首诊制已经很成熟,政府会按每名医生的签约人数拨发财政经费。居民出现任何疾病或健康问题,都会先找自己的签约医生,由医生进行诊断后,如果确属急重症则转诊至大医院,如居民自行前往大医院则不享受医保报销,“但政府对转诊确诊率也有考核,如果小病也转到大医院,那么该医生的奖金将被扣发,如果多次‘误转’,那医生的执照都可能被吊销”。同时,由于是自主选择性签约,如果医生服务不好,患者则可以选择其他医生。

官方举措:拟按签约数拨服务费

上周五,北京市卫生局基层卫生处处长许俊峰表示,社区医务人员承担的工作量和人员不成正比的现象已经引起卫生部门的关注,下一步,计划从激励机制的变革入手,拉开内部收入差距。

许俊峰表示,市卫生局已经在和人保等部门沟通,准备通过按签约人头付费,如签约一名居民,全科医生团队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经费,并将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如签约后,按照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来获得相应的经费补贴。

许俊峰表示,按照每一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服务600户居民,目前本市尚缺一万多名医务工作者,“下一步,将先从编制上保障,再加上新的绩效奖励机制,逐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积极性,落实健康守门人职责”。

注:本文来源自《京华时报》,响石潭转载至此做学习之用,版权著作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