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7日07:11:12,早上6点28出的门,不到7点钟就到了单位。 今年的年终考核7月4日就开始检查了,很多工作计划是到9月份结束,10月份进行年终考核的,没想到今年的年终检查来的这么早,于是最近大家开了拼命加班的日子。从去年宁静以致远,上海之行开始,就一直在思考我们的团队构建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间段,我们的团队均需要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一成不变是跟不上变化节奏的。

于是,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目前的团队是按照成都市团队标准打造,这也是全国的通用模式。由西医全科、中医全科、社区护士以及防保人员组建而成的团队,每个团队4-6个人,基本按照一医一护的标准配置。也可以说成都市模式脱胎于我们目前的团队格局,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的逐渐精细化,以及考核要求由量到质的转变,我们的团队很多时候显得力不从心,有些被动和疲于应付。如果说以前的不断增加人群的数量,属于攻势的话,那么现在就需要提升既有人群的健康管理质量,突出守势。

因此,需要从现实出发,对团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基于此,有以下畅想:

家庭医生团队与家庭医生工作室一体化管理模式,突出团队的整体属性,同时强调工作室的个体属性。实行科室-团队-工作室三级体系,突出工作室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家庭医生团队:团队的格局不变,但目前因为各种因素院落的划转需要归属到实际的居委会。各个工作室的医生需要向团队长负责,由团队长具体安排分配各个工作室的任务目标。成立家庭医生工作室后,团队的团队长重新改选,或者由各个工作室的家庭医生轮值。

家庭医生工作室:工作室基本构造由一医一护组建。随着工作室的开展和深化,可以拓展到一医二护,或者二医二护等等。每个工作室,初始的重点人群数量须基本一致,分为院落+门诊特殊疾病两大类。所有门特均划转到医生名下进行管理,责任在具体家庭医生。

具体分工可如下:

家庭医生:

负责本工作室的所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包括具体工作的分工安排以及质控和监督。

社区护士:

协助家庭医生开展社区健康管理,工作任务由工作室家庭医生来安排和分配,作为家庭医生的助手角色。

其它人员:

每个工作室对应一个防保人员,一名中医康复人员,一名内科医生,一名外科医生,作为团队的辅助角色。

家庭医生工作室所有院落由各工作室社区护士负责巡诊等工作,每三个月家庭医生需要到院落巡诊一遍,并完成每年一次的基础体检与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工作。每个工作室家庭医生名下的重点人群均需要按照规范进行管理(含门特),凡是达不到规范要求的需要特别注明,并纳入不规范管理。

家庭医生工作室的绩效为家庭医生工作室医护人员共同所有,科室制定基本的分配方案,具体由工作室家庭医生负责执行,并有二次分配的权责。工作室护士需负责家庭医生门诊患者的预约、电话访视等工作,需全面熟悉家庭医生所管理的重点人群。

如此如此……

再细化一些,深入思考一下,或许可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