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发布于2023-12-09 21:44:48 分类 工作 阅读 1315 评论 25 字数 2842 #医院工作 #思辨体悟
又有三周没有码文字,究其原因,忙,周末也没得时间。11月25日到北京,此后的一周分别去了青海和新疆建设兵团,参加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的一致性评价工作。这周迎接的是成都市的二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评审,周五还参加了东部新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工作。日程满满,感悟颇多,尤其是新疆建设兵团之行,回想起来,还是泪眼婆娑,老兵精神,巍然屹立。
北京的一天是参加培训,楼下胡同里面随意摆放的自行车,门口那一排排的电表以及那遒劲的树枝,似乎都在无声的讲述着老北京的故事。在北京,最喜欢走进这一个个胡同里面。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还有那声声在耳的京腔,充满了烟火气,充满了故事感,还能无形中滋生出一种回到故乡的感觉,让我不由得想起老家的那一条条街道,故乡的那些物,那些人。
北京一天,便连夜到了青海西宁。第二天,第三天开展工作,自不在表。这是我第一次去西宁市,西宁群山环抱。早上的日出格外的灿烂,远远望去,涤荡心胸。中午时分,远处的大山露出风骨,光秃秃的山上有着一道道脊梁,叹为观止。本以为青海很冷,结果都还好,不是那么冷。在这里,发现的的确确很多青海人在成都买了房子,据说光成都市温江区的青海人就有六七十万。
兵团前前后后有五天的时间,从西宁到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到了伊宁,再从伊宁到奎屯,从奎屯到乌鲁木齐,进而从乌鲁木齐到昆玉,从昆玉到和田,从和田回成都。从北疆到了南疆,最边上到了霍尔果斯的兵团医院,与哈萨克斯坦接壤。途中经历连绵不断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经历大雪覆盖,云气缭绕的山丘,还有一望无垠的大漠,新疆之大,蔚为壮观。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美。真的如此,虽然只是途经,隔着车窗都能感受到这种震撼。只不过不同的身份不一样的感触吧,作为匆匆的过客,自然觉得这里非常漂亮,但是换个思维,你会发现要长期生活在这里将是一种挑战,一种人与天斗,与大自然斗的艰辛。而兵团所在的各个城市,正是在戈壁滩上拔地而起,无不体现着“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和“老兵精神”。
经过大漠时候,看到寒风中的两只骆驼,但这四周都是冰天雪地,荒无人烟,心里想莫不是野骆驼吧。在南疆到了兵团昆玉市,较之上面的冰天雪地,骆驼、黄羊,在昆玉就只有沙漠,除了沙漠还是沙漠。甚至到了皮山农场医院,这四周也还是沙漠,去的途中还有一个多小时车程手机是没有信号的,一片寂寥的无人区。昆玉市第十四师的师部所在地,是一座年轻的城市。
在这里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老兵精神”,四个大字。1949年12月22号,四十七团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的1803名官兵,从阿克苏出发,历经18个昼夜,徒步790公里,横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胜利解放和田,但十五团战士们的使命还未结束。为了维护和田地区的稳定,王震将军一纸命令“十五团驻和田万不能调”,十五团全体官兵从此坚守和田。
老首长王震这道特殊的命令让这些经历“死亡之海”考验的战士们留在了和田这个叫“夏尔德浪”(维吾尔语,意为黑色的戈壁滩)的地方,他们集体转业,在万古荒原中开发建立了十四师四十七团,铸剑为犁,屯垦戍边,像大漠胡杨一样,把根深深地扎在昆仑山下,默默守护着新疆的南大门。有这么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是在第四师一位老院长在路上讲给我的。
1999年,兵团领导去看望老兵,问他们有啥愿望,老兵有的说没坐过火车,有的说没到过乌鲁木齐,还有的说离开王震将军几十年了,想见见王震将军……老兵被请到乌鲁木齐,安排住在最好的宾馆。晚上这些老兵看着雪白平整的床单,竟然舍不得在床上睡觉。第二天,服务员进房间打扫卫生。看到没有一点褶皱的床铺,和躺在地上睡觉的老兵们,一下子泪流满面,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在兵团检查的五家医院里面,很多医院职工都是兵二代,兵三代。老兵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很多再也没有走出过和田。1999年,兵团组织当年的十五团、现在的十四师四十七团老战士到石河子市参观,在广场上的王震铜像前,年逾花甲的老战士们排列成方阵。“报告司令员,我们是二军五师十五团的战士,我们胜利完成了你交给我们的屯垦戍边任务。你要求我们扎根边疆,子子孙孙建设新疆,我们做到了。现在我们的儿女都留在了新疆,留在了和田。我们没有离开四十七团。”这个报告掷地有声,感人至深。
昆玉市,随处可以看到北京援助的建筑,医疗设备,还有一个个援疆干部。援疆干部们也在不断传承、学习老兵精神,在和田这片土地上,留下北京的力量。在昆玉,没有能够看到一棵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大路两旁的枣树,核桃树,无不显示着屯垦人的辛劳。沙漠中孤立的胡杨树,三千年不死,三千年不倒,三千年不烂。在这里,能够被一种浓浓的意志力所感动,能够让我们的心更加静,更加美。
12月3日,回到成都。脑海中始终盘悬着那沙漠、山丘、戈壁滩、胡杨……在兵团,条件艰苦,但没人叫苦。除了老兵的二代三代,这里还有援疆的人员,还有三支一扶的人员,还许许多多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人员,大家汇聚成一股力量,守护着祖国的每一片土地。看着成都黄灿灿的银杏叶,看着农民门口那绿油油的蔬菜,不由得升腾起一种幸福感,瞬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不敢辜负哪怕一寸的光阴。
昨天去东部新区,街头一辆黄色的三轮车,加上背后的砖墙,瞬间感觉到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急忙拍了下来。喜欢这种美好,瞬间自然而然的美。虽然是冬季,但是成都的冬天依然生机盎然。放眼望去,农田里面豌豆尖、瓢儿白、卷心菜、大葱、莴笋……还有油菜,随手一抓,都是一抹“春”的感觉。虽说不取于相,突然意识到我时时刻刻为相所困。这两周,凡此种种,腾挪变换,心并未定。
这周二三,迎来了基层二级的评审,这是今年机构的重大事项,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是为心的一致性。而整个11月,成都、北京、上海、青海、新疆兵团,或许是为心的不居。有段时间没有静下心来阅读了,觉得心里空唠唠的。缺乏知识滋养的心,缺乏“观自在”自省的心,往往容易浮躁和不安。要行稳致远,就需要上下求索。要能够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经历冷暖,仍心存炽热。
兵团的天是明净的,多少次看到月上枝头。此刻窗外,成都的天灰蒙蒙,月亮该是躲起来了。想着过去的11月份,想着即将结束的2023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一年的种种变化,应接不暇。但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太阳还是太阳,月亮还是月亮,一切都没有变,一切又都在变。许久没有梦到父亲了,今天在抖音刷到别人家的全家福,隐隐刺痛。
想着2022年的今天,突然全身乏力,发冷,查抗原,呃,阳了。2023年12月9日21:37:09,去年的此刻还蒙在被子里面瑟瑟发抖。今天到单位把办公室的座位对换了一下,坐到了靠窗的位置。12月份,即将迎来独立博客建立15周年的日子,即将迎来自己40周岁的日子。心里突然觉得沉甸甸的,又似乎轻盈起来了。从新疆兵团背回来了一块石头,我把熊猫放在了上面。或许, 一切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