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是至阴至阳之体,其秋季腹泻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对于腹泻的婴儿,响石潭建议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而改用淀粉类如米粉或米汤喂养。虽然教科书中都认为病毒性腹泻,无需停用母乳,但临床确实有“吃奶吃的多就拉的多”现象。

  我们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神志、精神状态、面容、四肢温度、脉搏等变化,注意有无脱水现象及脱水是否改善或加重。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状,做好记录。最好隔一两天化验一次新鲜大便,这样会更准确,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具体药物治疗方面,有中医西医之别,先说西医:

  1、抗病毒药物:

  对于秋季腹泻,抗病毒药物几乎没有什么疗效,干扰素用于本病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可以试用,但不推荐。病毒唑可以试用,比较经济,也比较符合“用总比不用好”的心理。胸腺肽虽然不属抗病毒药,但用于本病,有可能使病程缩短,但要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对于秋季腹泻,临床可以凭经验选用一种抗病毒药物,这样可以避免无药可用的尴尬,对于自己和家长都是一种安慰。这样做总比用抗生素好。

  2、抗生素:

  抗生素对于秋季腹泻,没有治疗作用,只会适得其反。临床常见有医生遇泻就有抗生素,而且都是三代的头孢菌素,有必要吗?且不论药品回扣。这样的做法对于病毒性腹泻,使用强效的三代头孢,一则:胃肠道反应可以加重腹泻症状。二则:可干扰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三则:合并肠道菌群调节剂可使后者失效。看官,请不要使用抗生素于秋季腹泻。

  3、吸附剂:

  市面上较多的是思密达,必奇等,其成分都是双八面体蒙脱石。吸附剂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有效。在肠道不吸收,但能吸附在肠粘膜上,可修补损伤的肠粘膜,又可吸附和固定细菌和病毒,继而随大便排出体外。所以说这个药比较环保。副作用偶见便秘。

  这类药的用法比较特殊,需要向家长详细的说明:1.首剂加倍2.水温:一定要用温水,以入口不烫为标准。3.水量:50ml水左右,千万不可贪图方便,调成糊状服用,这样有个屁用。常有家长反映这个药没什么用,一问用法,回答常是这样。4.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药同服,需间隔2小时以上。

  4、复方苯乙哌啶:

  这是一个异类,药物学上明确指出慎用于小儿,有呼吸抑制作用。但复方制剂,加入了阿托品,使呼吸抑制大为降低。止泻作用举世无双,价格便宜无药可比。临床较为常用,也可以说是滥用。有些病人会购买整瓶作为家中常用药。对于这个药用于儿科,争议很大,但市级医院一般是不用的。基层医院用的比较多,老一辈的医生用的比较多。复方苯乙哌啶用于儿科,没有剂量标准,有些家长以为是特效药,会随意加大剂量,有出现意外的可能,不安全。总之:复方苯乙哌啶是个治标不治本的药,应慎用于小儿腹泻,腹泻早期应禁用。对于诊断明确,经后病因治疗,后期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时,可以试用。

  下面说一下中医的一些特效方法:

  (1) 丁桂儿脐贴:含用丁香肉桂等温性药物成份,对于小儿感受风寒,出现的吐泻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是脐贴,使用方便,依从性好。无明显副作用,偶有局部过敏。对于秋季腹泻小儿,都可以选用此药,虽然没有100%的疗效,但配合其他药物,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用法:脐部温水洗净后,贴脐,一天一夜后换。

  (2) 石榴皮煎汁服用:此药是一味收涩药,这个办法也是偏方的一种,有时有奇效,可作为备用方法,诸法无效后而试之。

  (3) 炒白术研成药末服用:可收到健脾燥湿止泻的作用,只是口味不怎么好,效果并不突出。可作为备用方法。

  (4) 香蕉连皮蒸熟服用:有时有很好的疗效,七版实用内科学上也介绍了这种方法,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可作为备用方法。

  (5) 脾可欣颗粒:常用于腹泻时间较长,合并肠道功能紊乱的小儿,多于肠道菌群调节剂合用。但要排除生理性腹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