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街的冯婆婆有一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女”,但老人却觉得她比亲孙女还亲。“孙女”每天都会打电话问候,隔三岔五又会上门看看,给老人检查身体。冯婆婆说,这个“孙女”是她“健康的保护神”。

冯婆婆的这个“孙女”名叫罗红艳。作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她不仅仅被冯婆婆视为亲人,社区每个大院都有她的“亲人”。2004年创建“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5年青羊区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2007年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等重大创建工作中都饱含她辛勤的汗水。

拿着血压计、听诊器每天一家家敲门,从最初的被拒之门外,甚至被当作“药串串”,到如今成为居民们最喜欢的人,7年来,罗红艳从年轻到成熟,每天24小时开机,每天在各个大院奔走,她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最珍贵的东西,这就是信任。

一次走访

从临床医生转向全科医生

7年前,罗红艳刚从华西附一院进修回来,当时还是医院的新华社区服务中心正打算全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当时我对社区卫生服务这个概念其实非常陌生,而且那时我还是一名临床医生。”而她第一天上班就发生了转变。

罗红艳清楚地记得,她第一天上班就跟老医生一起去王家塘街看望一位孤寡老人,看到老人缺医少药,被病痛折磨却鲜有人关心。在大院内走访,听到居民最多的话就是“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次走访震撼了罗红艳,从那一刻开始她就决定从一名临床医生走向全科医生,全心投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这对于罗红艳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随后她积极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全科医师培训及各类全科适宜性技术学习,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知识技能的学习,最终取得了国家级和省市级全科医学资质,当上了新华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

作为一个全科医生,罗红艳对所服务的居民都尽职尽责,冯婆婆就是罗红艳在全科门诊认识的。家住青龙街的冯婆婆,因为患糖尿病、眼病多年,视物困难,行动很不方便。她在了解情况后就为老人办理了家庭病床,提供家庭诊疗和送药上门,解决了老人一直以来看病难的问题,自那以后冯婆婆见人就说:“小罗医生就像我的亲孙女一样!”

奔走宣传

从进不了门到最受欢迎

2007年,青羊区社区卫生服务完成“版本升级”,“家庭医生”制度正式成型。按照要求,家庭医生必须对分包片区居民挨家挨户入户调查登记,并摸清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的具体情况。

“严格地说,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并非一个概念,全科医生是一种资质,而家庭医生是一种岗位。但是,要作为家庭医生,你首先得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已经是全科医生的罗红艳开始了第二次转型,这时,她已经是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副主任了。她告诉记者,当时制度刚建立,服务中心就设了专门的家庭医生团队,其中每个团队有4名家庭医生,1—2名家庭护士以及1名防保人员,4名家庭医生都是获得了相应资质的全科医生。

作为青羊区最早“入户”的医生之一,罗红艳亲历了“开荒阶段”。当时居民们甚至把前来服务的社区医生当成了“药串串”,连社区的院门都进不了,罗红艳和同事只好站在门外,抱着一叠叠资料向进出的居民耐心讲解社区医生服务的内容……

这些都没能让罗红艳放弃,每天她都依然到各个大院奔走宣传,付出终有回报,很快罗红艳和她的同事们取得了居民的信任。“下楼量血压了。”每次听到门卫卢大姐的喊声,王家塘街814号院的住户们就知道,一定是小罗医生来了。

这是让罗红艳最开心的情景。“还没走进大院,就有居民给我们打招呼,还有人扯起嗓子往大院里喊:‘罗医生来啦,快来做检查啦’……”

一喊就到

从“片医”变为居民的亲人

在当好家庭医生的同时,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者,罗红艳将群众所需与工作实际充分结合,带领团队创造性地建立了“青羊区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完善了家庭医生体系建设,编订了一整套的家庭医生服务手册等,还把爱心联络卡送到每一户居民家中。

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将罗红艳等6名社区责任医师的照片和电话,全部公布在了社区的大院里。一旦辖区内居民出现身体不适,可以24小时拨打他们的电话,“片医”将立即为群众提供服务。

从电话被公布给居民的那天开始,罗红艳无论是在单位坐诊还是在居民大院入户出诊,或者是已经下班回到家中,电话都是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接应社区居民的求助。而王家塘街的住户们更是常常能看到罗红艳身背血压计、听诊器来“串门”。

“很贴心,大病小病给她打电话都是一喊就到。”王家塘街814号居民周德荣说,在这一点上,小罗医生让他感觉比亲生儿女还贴心,现在他已经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